南昌记事:都司前

二维码
二维码加载中...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数:25162| 回复数:27
南昌老臣 (楼主)发表于:2021-04-06 IP归属: 亚太地区 本帖来自于:手机地宝网 [只看楼主]
系统通知 2021-04-07
奖励提现
小编评论: 本帖被小编设为首页推荐,特此奉上0.8元现金奖励。 此帖已由小编设为精华主题,特此奉上8元现金奖励。 此帖已符合人气赞帖要求,特此奉上1.8元现金奖励。
[ 本帖被 许我 设置为精华(2021-04-06)! ]
大约在1950年初,我家住进了都司前3号,此前我的外公外婆就租住在这里。



都司前在象山南路。老南昌城东西长,南北短,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八一大道没有建成之前,象山路可以说是南昌城唯一的南北向的大马路。它接通了东西向的几条大马路和大街道--阳明路、叠山路、民德路、中山路、孺子路、永叔路。象山路分南北两段,象山南路北起瓦子角,南到法国医院(后改名第三医院),沿路有不少老南昌人耳熟能详的街道与建筑: 西上谕亭、嫁妆街、爱国电影院、高桥市场、筷子巷、洋船头、六眼井、天灯下、普贤寺、小校场、赣剧院、都司前、三眼井、四区合作社、书院街、船山路。



这些地方,像一坛坛窖藏的美酒,无需启封便能让年过70的、解放前后出生的老南昌人醺醺若醉。倘若有缘又有时间,他们的回忆会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个年代如同绷子床(棕树皮鞣制成棕丝,棕丝搓成棕绳,棕绳在木头床框上用木钉绷成各种花纹的网格状床身,承重、有弹性而且透气)、竹篾菜罩子(竹子破成篾条,篾条编织成细密的教堂穹顶似的罩子,盖在饭桌上罩住菜肴,防苍蝇并透气)一样,遥远得似乎很难追逐,但却又有一丝两丝醇厚无比的气息让你难舍难分。



这坛坛美酒,最醇厚的那坛当然是都司前。坐在书斋,窗外微雨迷离,我似看到一个披甲戴盔的威武汉子朝我走来,他叫都指挥使。明朝初年,朱元璋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设立三使--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别掌管国家的政务、法律与军事。都指挥使相当于兵马大元帅,权高位重。三使的衙门都叫“司”,都指挥使的衙门叫做“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



岁月流逝,明亡清立,都指挥使官职仍然保留着,但地位逐朝下滑,到晚清,位居将军、副将、卑将、游击之下,仅仅高于一个县级的守备军官,但其官职仍然相当于一座城市的警备区司令。



有学者考证出都司前这一片地方,在以前叫做桃树坡,是南昌七门九洲十八坡里十八坡之一。南昌七门指的是明朝的七座城门,那么,九洲十八坡也应该是明朝南昌城的地况。



洲和坡,都让老南昌人联想到水。洲,是水中央随时可能淹没的不算大块的土地。坡,是水淹不到的高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南昌年年发大水,很多街巷水淹三尺以上,居民划木脚盆以作交通。记得父亲说,南昌的别称洪都、洪城,其实是源于年年发洪水。故老相传,某朝某代(大约在隋唐之际),有大臣奏报南昌洪水成灾,盼皇恩浩荡,拨下赈灾银两。皇帝一听怒了:年年听奏南昌洪灾,听也听烦了,南昌干脆叫洪州算了。自此,南昌改名洪州,后来老百姓自称洪都、洪城。



父亲所说,当然不入学者之耳,可我却是相信的。我试想自己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多的城市,数不尽的麻烦,每天还要思考、比较、选择吃什么玩什么到哪个妃子那儿睡觉,脑浆都挤干了,哪有耐烦听苦瓜脸老臣年年啰里啰嗦夹缠不清奏报南昌洪水。我也会干脆想个容易记又印象深的名字,让相关大臣记得每年给这个特别的城市减些税赋拨些银两,不要再来烦我。



大清某朝,洪州早已改回名字南昌了。有一位都指挥使来南昌走马上任。其时,原来位于杨家厂的都指挥使衙门已经变成了提督衙门,无奈之下,他挑选了一个靠近惠民门抚河码头的,有碎石子路迤逦绕行的,植满桃树开着桃花水淹不到的高坡,建他的官衙,这官衙,简称都司。都司后方的碎石子小路,被称作石头街,都司前方的低矮坡地,被称作都司前。都司所在的桃树坡周围,有普贤寺、有指挥使练兵的小校场、有农田水塘的围堙叫做塘堙,更远处,有万寿宫、大东湖、火神庙、佑民寺……。



都指挥使前辈绝对不会想到,若干年后,民国17年即1928年,南昌有了第一波旧城改造,拆除了许多老建筑,新开通或修缮了几条大马路,都以先贤命名。1934年开始又陆续新开了六条大马路,同样以江西先贤命名,还在1937年设立水业公司,铺设管道,逐步让南昌居民告别河滩取水,用上自来水。象山南路修建于1936年。也许就是在这个时期,桃树坡被削平,部分成为了象山南路的一段,都司遗址荡然无存,原址有商人建了个顺直会馆。都司前和石头街都有人建房,逐渐形成街巷。据我们的老一辈说,桃树坡的桃树都移植到抚河对岸的三村去了,早年南昌的一大风景“三村桃花”,就是那地头,现在是老洪城大市场一带。



南昌解放时,象山南路中段、孺子路中段、筷子巷、天灯下、小校场、塘堙上、都司前、三眼井、石头街纵横交错,成为了一个居民密集的区块。这个居民密集区里,有无数低矮的民居和棚屋,也有远近散在的家族大屋如凌家大屋余家大屋方家大屋及更远一点的干家大屋,还有许多官员及富商的深宅大院。



回忆都司前,莫名其妙地脑海里出现了玄幻小说里的灭生老人,他活了无穷岁月,每天划动着一艘黑色的斑驳破船,游荡在时间的长河。今天,我也划动记忆的小船,溯时间长河游荡。我看到几幅稍能看清的图象,其余则如河上的浓雾,混混沌沌。



都司前是一条奇怪的小巷。长大约300多米,宽仅仅8米左右,记得哥哥放学后和同学在巷子里踢足球,两个书包往巷子两侧一丢,似乎就成功了一个可以防守无死角的球门。小巷里没有一家商铺,没有板车(那时候还没有汽车)出入,甚至很少见脚踏车(以前没有人叫这种两个轱辘的车为自行车)。在我的记忆里,整条小巷只有六栋可以真正称为居民住宅的房子。



象山南路的都司前巷口竖着两根塗石灰的方柱,连着青砖高墙,向两侧延伸。左侧第一个宅子门口挂了一块“范鸿海诊所”的招牌,我有三位小学同学住在那里。右侧第一个宅子门很小,进门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头又有一道小门,黑黑的曲曲折折我没敢进去。



从象山南路进入都司前,左侧是单号,右侧是双号。我家住在都司前3号。1号和3号都是居民住户,都有五级台阶上到门槛,这或许能说明这里原来是坡上房子,修路铲平了坡度,因此需要加台阶。5号是银行,与1号3号不同的是,它不是青砖高墙而是当年很难见到的水泥高墙。小时候我们玩飞镖铲甘蔗(就是把一根甘蔗放到三米以远,铜钱边缘磨锐利,叫做金钱镖,用发暗器的手法射向甘蔗,金钱镖铲进甘蔗不滚落为赢),磨铜钱是件出力又带技术的活,我常常是手指夹住铜钱,偏一个小角度贴紧银行的水泥墙,然后来回跑动,铜钱边缘磨在水泥墙上,很快就能变得锐利。



银行有两个门,分别是都司前5号和7号。都司前9号就是以前的都司衙门,民国时期就看不到任何遗迹,以后这里是顺直会馆,也不知道是什么地区人的会馆,住的什么人,干什么营生,只是都司前的老辈住户这么说,但查不到任何资料作证据。老辈人还说,当年八一起义,好几路开枪,有一路就是攻打顺直会馆。这些历史没有人记录,湮灭掉了。



顺直会馆解放后成为了市委党校,我们年幼时一直是党校。我上小学时,在党校里採过桑叶喂蚕宝宝。记得进门是长长的上坡路,右侧很多房子,可能是办公区宿舍区。坡上有栋大房子,应该是教室。房子旁边有树林,偏僻处我发现了几棵大桑树。我的同学方杰说树林里有很多麻雀,他在那儿抓过麻雀。这使我想起童年冬天,在院子里支菜罩子抓麻雀和在院墙洞里掏麻雀蛋的趣事。远去了,这些温馨快乐的童趣。



以后可能是1962年吧,党校改成了南昌二十中,直到如今。都司前9号之后,我的记忆里没有住户,9号之后全是青砖高墙,一直延伸到石头街。有老住户说9号之后11号是余家大屋,13号是江西大学宿舍,15号是粮食局宿舍,但我没有印象,也许是我记忆有误,也许刚解放时是这样,但1950年以后,11、13、15号都包在了党校的围墙里,都作为了党校的房产,门牌号编在党校大院里头。



都司前双号侧2号4号住的是南昌居民,6号是省食品公司,8号是建筑公司,两个单位共一个大院一道大门进去。我小时候经常会溜进6号8号玩,进门就是一个像学校操场一样大的院子,有篮球架,院子两侧两排房子,像学校的教室一样,一侧房子是食品公司,一侧房子是建筑公司。这里以前应该是民国时期某机构的办公地方。有时候,晚上操场会挂起银幕放电影,有段时间每个星期六晚上都放电影,巷子里的住户乐疯了,奔走相告。有次奶奶搬个竹交椅去看了“平原游击队”,居然学会了说日本话“哟西哟西”。



都司前10号有窄小的门,门上装有门铃,按门铃才会有人开门,不知是建筑公司的侧门有门卫还是住着什么大人物。我猜想应该是建筑公司的侧门,通往领导办公的区域,应该不会有大人物住在这种小巷,当年的大人物都住在环湖路经纬路那些地方。



12号住着徐家一户人家,应该就是徐家的房产。我的同学方杰住在14号。14号16号都是居民住户。16号旁边有一条泥泞小路,弯来拐去的通往天灯下。这条小路不是都司前,好像也没有名字,进路不远便像城中村似的有很拥挤的棚屋,还有人养猪。那时期没有菜市场,天灯下(现在叫做南浦路)整条巷子两边都是农民的肉鱼菜摊位,奶奶经常带我从这条小路插到天灯下买菜。记忆最深的不是奶奶买菜讨价还价,是卖鱼的不用秤,大鱼小鱼鲢鲤鲶鳊各色品种混杂成一堆,堆成小山似的,渔民用铁锹卖鱼,五毛钱一锹,一铁锹可以装满半个大菜篮子。



都司前16号之后,我的记忆又是高墙一直延伸到石头街。方杰说他记得有18号,门里是座红砖大房子,以后这里做过文化馆。还说这里有个叫做修善站的地方,老南昌人嫁女坐花轿需要从这里出发。这也许是我们老一辈再老一辈时代的事了!老南昌的典故有多少埋没在岁月的尘土里?我们这一代之后,不再会有人挖掘它,终将不见天日。思及此,为无奈而悲哀……



近日,我坐地铁三号线到都司前探访。地铁二字,是我们当年想破头也想不出的新名词。站在巷口,“都司前街”牌子底下,当年这里是塗着石灰的方柱和底部爬着青苔的青砖高墙。我朝隔象山南路的对面望去,以前那里有一家水酒店,酒香似乎还在鼻端。水酒店老板是位大胖子,油腻围裙,红光满面。他家的花生米是人间美味。我每次去买花生米,他会摸摸我的头说,对面邻舍,多撮一把给你。……音容仍在,水酒店那一条店铺拆了做了赣剧院,赣剧院也要拆了。



都司前,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我已经看不到一丝一毫当年的痕迹。解放初都司前的房子大约是两类,一类是民国官僚资本的房子,都有民国风格,解放后政府接收做了机关学校的用房。一类是地主资本家的自建房,都是几进几厅的老式深宅,都司前1、2、3、4、12、14、16号就是这样的房子。除12号住一个家庭外,其余六个号都是租住着一些干部职工。以后,这些资本家的房子都归属了房管机构。文革时期这些老宅子就被拆过一次,把有精美雕花的厅堂隔墙拆除,把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铲掉,在堂屋院子甚至天井用红砖隔出来许多房间,原住户很多被调整进了这些临时隔间,原正房厢房住进了新住户。改革开放以后,房管局变成了房地产公司,都司前的老房子被拆除得一片大地真干净,然后不同地产商各自按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建了杂乱无章的高低正斜的简易商品房。然后各个单位也自己拆除老房建新房或是卖掉旧址在新地头建房。如今的都司前,只保留了面目全非的银行和20中,原来16号以后通天灯下通石头街的两条路都没有了,被围墙隔断了,都司前成了半段,像盲肠。没有了,过去的痕迹也已被抹去。



都司前,一条很有故事的巷子,一条只有六个门牌号是城市居民混杂居住的巷子,一条居民相处和谐从没有听到过邻里之间打骂斗殴的巷子,一条安静得不像话的巷子,一条我居住了三十年的巷子。它被抹去了童年的痕迹。然而,沧海桑田,这世间真正永恒的正是旧貌换新颜。



莫叹息,且放宽心怀,大好春光,寻花问柳去!间或静下心来,将过往的片段化为文字,自有温馨萦绕心头。抹去,抹去,抹不去的在我心底!我记录下记忆里的都司前,都司前,我们还会再见……
17 27

17人点赞

热门回复
azhe1002 发表于:2021-04-16 IP归属: 亚太地区
每天路过都司前,我住书院街
1
最新回复
强花之恋 发表于:2021-04-06 IP归属: 未知IP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写的比我的写的长
0
南昌老臣 (楼主)发表于:2021-04-06 IP归属: 亚太地区 本条回复来自于:小程序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写的比我的写的长
向您学习!谢谢
0
强花之恋 发表于:2021-04-06 IP归属: 未知IP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写的比我的写的长
向您学习!谢谢
不敢不敢,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帖子写太长别人没耐心看完,所以我一般都尽量写的简短一些,但是发现还是会写的比较多才能表述清楚
0
润声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亚太地区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拜读完,“敬佩”二字由然而生。文章里有历史的脉络,打开了老南昌的过往。用文字留住历史,让城市生动鲜活!先生,您好!
0
南昌老臣 (楼主)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亚太地区 本条回复来自于:小程序 [只看该作者]
拜读完,“敬佩”二字由然而生。文章里有历史的脉络,打开了老南昌的过往。用文字留住历史,让城市生动鲜活!先生,您好!
谢谢阅读。诚如您所说,我们这些老南昌人,如果不记录下一些老南昌的过去,我们死了,这些事也许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0
甲鱼炒粉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江西省南昌市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0
李钰清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江西省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皇上驾到,大臣们速来朝拜
0
南昌炒粉号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江西省南昌市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南昌老历史
0
南昌老臣 (楼主)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局域网 本条回复来自于:小程序 [只看该作者]
皇上驾到,大臣们速来朝拜
老臣叩见皇上
0
wuhuanghuang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江西省南昌市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记忆中的地方
0
坚持加油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亚太地区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0
万科熊猫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IANA [只看该作者]
0
dongfang626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美国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听楼主娓娓道来南昌厚重的历史,饶有趣味。
0
南昌老臣 (楼主)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中国 本条回复来自于:小程序 [只看该作者]
听楼主娓娓道来南昌厚重的历史,饶有趣味。
我们的家乡南昌 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远不止灌婴建城那么晚
0
好大好大风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江西省南昌市 [只看该作者]
都司前,三眼井,六眼井,十字街;听着都蛮有底蕴的,就是看不到东西
0
南昌小散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亚太地区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详细
0
wan217788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江西省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住在六眼井,看过象井,来过进贤门,路过十八坡,今天看到都司前
0
dengweiwei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未知IP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勾起无限回忆!每个人都有出生地生活的回忆,使我想起了我们的童年直到成年结婚生子。我的童年榕门路,滕王阁,关马祠,下凤凰坡,章江路,子固路。
0
tb_2221471 发表于:2021-04-07 IP归属: 亚太地区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回 dengweiwei 的帖子
勾起无限回忆!每个人都有出生地生活的回忆,使我想起了我们的童年直到成年结婚生子。我的童年榕门路,滕王阁,关马祠,下凤凰坡,章江路,子固路。
有一位梅亦平老师写过榕门路,写得真好。
0
tb_2559024 发表于:2021-04-11 IP归属: 中国 本条回复来自于:地宝网app [只看该作者]
致敬楼主宝友!
0
登陆后可回帖,享受更多功能 登录| 注册
表情

arrow

×
      图片

      arrow

      ×
      从电脑选择图片

      仅支持单张JPG、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想上传更多图片?发布后编辑帖子即可

      与TA有关

      arrow

      ×

        绑定微信

        arrow

        ×

        绑定微信账号
        如何绑定?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后确认绑定即可。